观点:Mac 换芯的野心可不是简单的统一产品架构

6 月 23 日的 WWDC 2020 确实是近 10 年来非常精彩,干货满满的一次进步技术发布会之一了,除了意料中的 macOS 11 Big Sur、iOS 14、iPadOS 14、watchOS 7、tvOS 14 这些最新一代操作系统外,最让我感到激动还是 Mac 即将使用自家研发芯片的消息,这项举动,其重要性不亚于 iPhone 的发布,是 Mac 继采用 PowerPC、Inter 芯片架构后第三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为什么要给予如此高的评价?

大家要知道在 Mac 使用的电脑芯片一直不是苹果自己开发的,iPhone、iPad 这些走量机型早已在 2010 年、2012 年先后用上了自己研发的 ARM 架构芯片,事实证明苹果在这些设备上捞足了利润,究其原因,除了产品自身强大的竞争力和 App Store、iCloud 生态圈的强大支持外,从苹果自身角度看,产能可自控、软硬件匹配高度一致带来的流畅使用体验也是成功原因之一呢。

但是 Mac 就比较坎坷了,1994年选择了 IBM的PowerPC处理器,十年后,也就是 2005 年,又与英特尔牵手,在 X86 架构上一待就是 15 年,CPU 供应商对产品更新换代挤牙膏式的做法以及产能节奏不稳定,导致 Mac 无法像 iOS 兄弟们一样,在每年都保证一次更新换代,而且产品的能耗表现一直无法追到自家的 A系列芯片水平,这也是苹果无法提高 Mac 笔记本续航能力的原因之一,但是最核心的问题就是 Mac 没有自家芯片的支持,导致了开发者无法打造三位一体的 universal app,这也是其他业界大佬们(比如说隔壁的某软)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也是桌面级操作系统与移动操作系统融合过程中的很大一块儿绊脚石。

苹果在本次开发者大会宣布年底就发布搭配自家 A 系列芯片的全新 Mac,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做出的成绩,早在 2008 年,乔布斯陆续将美国顶尖的芯片设计专家 Sribalan Santhanam、Jim Keller、Johny Srouji(本次大会上电视的大叔)招致麾下,2 年后为 iPhone 4 部署了自己研发的 A4 芯片、2 年后又为 iPad 搭载了 A5X,8 年后才轮到了家里的长子 Mac。

为什么 Mac 等了这么长时间?

如果你看了 WWDC2020 上 Johny Srouji 的演讲,你就会知道,由于传统 CPU 芯片特性,性能越强大CPU 能耗越高,而工程师们的愿景则是在保持高性能运行的基础上尽可能的降低能耗,提高 Mac 的续航能力,要实现这个看似不可能的目标就需要很长的研发周期了,毕竟想让马儿跑得快,还想让马儿少吃草,这样的美事怎么可能容易实现?

今年年底发布搭载自研芯片的 Mac,说明苹果已经具备足够信心来实现这个目标了,从下面这个图表可以看出,苹果很可能率先推出全新的 Macbook 产品,而搭载自家芯片的 iMac、Mac Pro 则可能会晚些时间面世。

Mac 换芯的野心可不是简单的统一产品架构

小编个人认为,换芯后的 Mac 扫清了苹果对桌面端与移动端系统进行融合的最后屏障、打通了苹果、第三方开发者研发三位一体 app 的任督二脉。

从这次发布会上介绍的 macOS Big Sur 和 iOS 14、iPadOS 14 你可以很清晰的看到 Mac 系统使用了移动端 UI 的社交风格,以及 Widget 被引入了进来,而 iOS 侧也有了画中画这种桌面端才有的功能,两个系统正在互相交换风格、交换功能,最后很有可能融合为一个 OS,只是到了不同设备平台会自动调整为不同的产品形态,而无论是苹果自己的应用层开发团队,还是第三方开发者,以后开发 app 再也不需要在 Mac、iOS 两端研发不同版本的 app 了,直接在 Xcode 上就能搞定三个版本的 app,而现有的 iOS 和 iPadOS app 则可以直接被带到 Mac 上使用。

这样就很容易出现一个景观,得益于芯片的统一、研发环境的统一,从未出现在桌面端的 iOS 侧 app,那些优秀的 app 会快速大批量涌进 Mac 平台,开发者有更广阔的流量来源、收入来源以及创作动力,增强了 Mac 的核心竞争力,推动 Mac 有力的对 PC 市场进行侵蚀,我们也许会看到,2-5 年后 Mac 设备的市场占有率会彻底摆脱“小众”这个标签,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评论